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近日表示,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氢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近年来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宏观引导,推动关键技术装备攻关,探索中长期高效利用,建立健全标准体系,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一是引导氢能产业积极有序发展。在《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管理,以法的名义明确氢的能源属性,为社会参与氢能发展建立稳定预期;会同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坚持创新引领、安全优先、清洁低碳、示范先行、多元应用等原则,从氢能产业创新体系构建、基础设施建设、多元化市场应用、制度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制定政策措施,引导氢能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二是持续推动氢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会同中国科技部印发《“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十四五”期间氢能和燃料电池领域重点开展的技术创新任务和路线图;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推动氢能关键核心领域技术攻关,通过行业攻关和示范应用,推动兆瓦级电解水制氢、快速智能加氢成套装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等产业链重点环节技术装备取得新突破,助力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三是鼓励探索氢能多场景、高效利用新模式。会同相关部门支持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氢进万家”科技示范服务工程,开展氢能产业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推动氢能产业生产和利用技术的工程化示范等。
四是建立健全氢能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动氢能和燃料标准体系建设。中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燃料电池及液流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制定了氢能领域国家技术标准近100项,涵盖基础通用、氢质量、氢安全、氢装备、氢制备、氢运输和储运、加氢站、燃料电池以及其他应用等方面,积极推动氢能和燃料电池标准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标准支撑体系。
“在此背景下,部分龙头企业开始探索全产业链生态、多应用场景氢能开发利用。”刘亚芳说,“龙头企业在氢能产业的布局已涉及制、储、输、用各个环节,并积极探索氢能交通、氢冶金,应急电源等多元应用场景,正率先统筹数字氢能检测认证、金融与孵化等综合服务能力建设。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氢能产业呈集群化发展
刘亚芳表示,氢能是一种清洁低碳、灵活高效、来源广泛、应用多元的能源形式,将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力。截至目前,全国二十多个省区市已经发布氢能规划相关指导意见共计200余份。政策推动下,国企、民企、外企对发展氢能产业都展现出极大热情,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态势。
“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环渤海三大区域氢能产业已经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刘亚芳介绍,在氢能制备方面,华北、西北等地区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电解水制氢成本稳中有降;在氢能储运方面,20兆帕气态高压输氢和高压管输拖车输运为主,积极拓展液态输氢和天然气管网掺氢运输;氢能加注方面,中国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5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加氢站数量居世界第一,35兆帕智能快速加氢机和70兆帕一体加氢站推动加氢站技术获得突破;在多元应用方面,除传统化工钢铁等工业领域,氢能在交通、能源、建筑等其他领域正稳步推进试点应用。
“比如在交通领域,我国现阶段以客车和重卡为主,正在运营的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车辆数量超过6000辆,约占全球运营总量的12%。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商务车生产和应用市场,形成了极具活力和特色的发展形式。”刘亚芳说。
落实氢能中长期规划须共同关注几方面问题
刘亚芳表示,落实《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需要准确把握氢能在能源革命中的战略定位,清醒认识氢能产业当前所处历史阶段,积极主动开展国际氢能合作。
“氢能具有高品质能源特性,决定了氢能将在能源革命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从中国国情和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实际需要出发,坚持绿色低碳和经济实用方向,着眼能源绿色转型大势,强化氢能与能源协同创新,强化氢能与电能的互补,进而奠定氢能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中的突出作用,稳步提升氢能在能源体系中的战略定位。”刘亚芳说。
尽管氢能在能源转型中具有巨大潜力,未来拥有广阔市场,将成为经济社会重要的发展方向,并为经济发展带来难以计数的福利。但刘亚芳强调,当前要清醒认识到中国氢能领域发展仍存不足,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比如,氢能和燃料电池关键技术装备和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相关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安全监管体系仍不健全;再比如,氢能产业体系和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氢能制备、输运和应用等各环节尚处于初步示范阶段。”刘亚芳说,因此,我们必须围绕氢能全产业链,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前沿技术和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突破关键材料和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重视产业化和示范应用,鼓励多样化商业模式创新,逐步降低用氢成本,完善有关技术标准及检测检验、认证和监管体系,构建健康的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新生态。同时,更加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国际氢能合作。
“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革命正在推动世界能源变革,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危机是全人类共同任务。只有在技术研发、示范项目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共同构建国际氢能创新链和产业链,才能加快提升、更好发挥氢能在国际氢能产业建设中得应有作用。为此,需要我们共同携手,形成氢能聚合反应,造福人类。”刘亚芳说,中国国家能源局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一道,会同有关方面做好服务和协调,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中新经纬
关于延期举办“第四届中国制氢与氢能源产业大会”的通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参会嘉宾及企业代表:
鉴于当前山东省青岛市病例突发及国内新冠肺炎多地散发,为响应国家疫情防疫政策、保障与会人员的身体健康,经多方慎重研究决定,将原定于2022年3月15-17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制氢与氢能源产业大会”延期举办。
第四届中国制氢与氢能源产业大会拟邀专家及初步日程(原定)
开幕式8:30-10:00
主持人: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理事长张绍强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伟致辞
山东省人民政府领导致辞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领导致辞
院士论坛拟邀专家
主持人:张鸣林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转化分会会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彭苏萍、衣宝廉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灿、徐春明
要重视开展绿氢的国际贸易(国际氢能协会(IAHE)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毛宗强)
氢能政策与实践会场拟邀专家及报告内容
1.大型能源化工基地绿氢与绿色工业融合示范项目进展与经验分享
报告嘉宾: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伟
2.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与氢能政策解读
报告嘉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张有生
3.中国石油氢能战略与实践
报告嘉宾: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氢能研究所副所长李庆勋
4.国家电投氢能自主研发燃料电池技术在北京冬奥会的应用实践
报告嘉宾: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柴茂荣
5.中国石化氢能战略与实践
报告嘉宾:中国石化集团发展计划部首席专家郭卫军
6.国家能源集团氢能战略与实践
报告嘉宾:国家能源集团
7.东方电气集团氢能战略与实践
报告嘉宾: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东方氢能公司副总经理 谢光有
8.氢能在未来能源中的作用及能建集团的布局
报告嘉宾:中国能建集团
9.山东能源集团氢能战略与实践
报告嘉宾: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10.山东省“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实施进展与经验分享
报告嘉宾: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国际化总监,国家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徐子春
11.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行及后奥运时代氢能展望
报告嘉宾:张家口市氢能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贺武
12.全球领先的熔盐储能光热发电解决方案
报告嘉宾: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双碳目标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及绿氢储能展望
报告嘉宾: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专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少军
2.有机液态储氢技术进展与应用模式研究
报告嘉宾: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新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思明
3.加氢站技术发展分析
报告嘉宾: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氢能研发负责人何广利
4.液态储运的工程示范与经济性分析
报告嘉宾:航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耀中
5.高容量固态镁基储氢材料在氢能领域中的应用
报告嘉宾: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邹建新
6.国内外氢气输送管道现状、展望、建设方案与工程实践
报告嘉宾: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新能源创新中心主任赵立前
7.PEM绿色制氢及未来应用
报告嘉宾:山东赛克赛斯氢能源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黄方
8.高压输氢的适应范围与降本路径
报告嘉宾: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氢能研究院院长李怀恩
12.电解水制氢设备在制加氢一体站中的应用
报告嘉宾:山东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鹏
燃料电池与氢能汽车研究和应用会场拟邀专家及报告内容
1.车用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嘉宾: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邵志刚
2.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破局思考
报告嘉宾:同济大学教授、国家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
3.日本氢能发展路径及最新动向
报告嘉宾:日本环境省所属海外环境协力中心裘轶政主任
4.燃料电池汽车实践及在华发展规划
报告嘉宾:(待定)
5. 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标准简介
报告嘉宾: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新能源产品认证部王刚高级工程师
6.甲醇燃料电池技术体系
报告嘉宾: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孙公权
1.氢能全球发展展望及典型模式分析
报告嘉宾: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符冠云
2.绿电绿氢与煤化工产业融合的多种模式设想
报告嘉宾: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总工程师韩红梅
3.液氢在重卡领域的探索和应用
报告嘉宾:航天六院101所高级工程师卜玉
4.大型钢铁企业氢冶金示范项目进展与经验分享
报告嘉宾:河钢集团研究总院研究员王小艾
5.氢能燃料电池在工业车辆领域的应用
报告嘉宾:天津新氢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陈海涛总经理
6.大型绿电企业绿电绿氢绿氨融合发展方案分享
报告嘉宾:吉电股份
7.新能源“源网荷储氢”一体化方案设想
报告嘉宾:电规总院能源分院副院长饶建业
8. 氢健康医学发展现状
报告嘉宾: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孙学军教授
9.氢气在难选铁矿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研究与工业实践
报告嘉宾:东北大学/上海逢石氢科技应用研究院高鹏教授
10.氢能助力工业与交通领域减碳的逻辑与实践
报告嘉宾:海卓动力(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储事业部总监 李建伟
11.综合能源走廊——破解新能源输出困境路径探讨
报告嘉宾:神华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可再生能源研究总监南海明
初步日程:
时间 | 主要内容 | 召集人(主持人) |
3月15日全天 | 全天报到 | 会务组 |
氢能质量管控与标准化建设座谈会(14:00-16:00) | 李文华、王永刚 | |
投融资对接交流(16:00-18:00) | 郑贤玲 | |
3月16日 | 开幕式及领导致辞(8:30-10:00) | 张绍强、张鸣林 |
院士论坛(10:00-12:30) | 张鸣林 | |
政策与实践(13:30-18:00) | 李文华、山能 | |
3月17日上午 | 第一会场:氢能的制、储、加、运 | 王永刚、李文华、郑贤玲 |
第二会场:氢能助力交通和工业减碳 | 工业:徐振刚 交通:郑贤玲 | |
3月17日下午 | 第一分场:燃料电池与氢能汽车研究与应用 | 大化所 |
第二分会场:氢能助力交通和工业减碳 | 工业:徐振刚 交通:郑贤玲 |
关于邀请加入“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氢能分会(筹)”的函
各会员及有关单位: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李振宇 13717864534 15300361653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
2022年3月22日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氢能分会工作简则(草案)
关于第四届中国制氢与氢能源产业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