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麦迪逊
叶落归根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振兴的文化根基。
说到新乡贤,目前社会、政府的说法都是指哪些在外地事业成功的人,或者是回乡创业的人。这些人为乡贤。但是对于乡村振兴到底有多大贡献呢?特别是一些相对边远一点的山区乡村,现在几乎是人烟稀少,自然村落在消失。与乡村振兴所提的记得住乡愁,听得到乡音是背道而驰的.
现在作为很多新型乡村也是在向城镇靠拢,或者是集中化和集镇化。但这对于乡村振兴又有多大的帮助?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提到产业振兴问题。那么试问,这些产业的投资者要不要考虑各种生产资料和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要不要考虑产业工人愿意来的,来了以后的医疗、生活、居所、福利保障问题要不要解决?还要不要考虑下一代的教育问题?等等。我在之前一篇文章《乡村振兴隐忧与建议》中就提到了一些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现在的年轻人因为从小就跟随新产业工人(农民工的新说法)进入到城市,或者是在城市中出生长大,对于父母辈们、祖辈们的故乡没有多少清晰的认知,更没有感情,所以即使在农村进行一些新产业的投资开发,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人力资源。对于传统的种养殖业来说,年轻人也不愿意参与,更不愿意作为职业。对于一部分四十到六十岁的中年人来说,回到农村的收入远远低于他们在城市作为新产业工人的收入,所以也不愿意回到农村。他们如果回农村,那也是因为家中有老人或者其它亲人需要看望,才会愿意回去。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业社会,而且作为乡村的成长来说,对于熟悉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人都知道,家庭血缘亲情关系,是社会中相对最稳定的关系,对于源自哪里、属于那个谱系、来自于什么地方、根在哪里比较看重。因此让人们有了老家、故乡等概念。所以过去中国人无论在哪里,都有叶落归根的想法,无论是做官还是做生意、还是做其它的,最终都要回到故土。在古代和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很多在城市工作,或为官、或经商、或其它职业者,在外有了收入、或事业成功后,都会回乡修缮自己的祖屋,或者新建祖屋。特别是古代,很多读书人和生意人回乡后,就兴学办学、兴建祖屋、祠堂、庙宇等。然后会利用自己的资源和关系网络带动一大批乡民发展,或在当地兴业,或外出兴业。出去的人在外成功或告老还乡时,又带动乡民,如此循环反复,因此乡村因他们而繁盛。特别是其中的一些大户、富户及一部分告老还乡官员,更是让当地形成独特的产业、民风民俗,并教化了一方百姓。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说的就是这些人。但他们很多人最终还是回到故乡终老,所以有了乡村繁衍、传承和成长。
借古说今。那么现在其实很多城里的人,往上说一代或两代,很多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在城市工作了一辈子,他们如今可能是六十岁以上了,退休了,向往乡村,而且到了这个年龄,他们更希望自己的身体健康,希望能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吃到更绿色更生态的食物,也希望可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进入到田间重温耕耘之乐。
但是回不去了,因为户口、祖屋倒塌、祖屋权利、宅基地权利等问题,让他们无法回去。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其它原因无法回。也许他们已经因为这些原因失去了回的动力,只有一个情怀留在心中。但也正是这部分人对于故乡的情结才是最重的,他们对于在故乡发生的一切都是历历在目,经常梦回故乡。
反过来说,这部分的子女因为出生在城市、长在城市、工作在城市,对于父母们的故乡,也就是个节假日的驿站,或者是听到的一个说法,所以对于父母们的故乡没有任何的想法。他们即使有经济能力和其它能力,也不会用到父母们的乡村建设上去,哪怕在城市苦苦地打拼,也不会有到乡村生活和创业的想法。而农村出去的那部分新产业工人,也可能因为回去失去了城市相对较高的收入、生活的轻松便利、生活的繁华而不愿意再次回到农村。
所以这就形成了围城效应,可以回去的人不愿意回去,回不去的人反而想回去。这部分曾经从农村走出的人,可能因为曾经是干部、教师、教授、艺术家、科学家、工匠等等,可能会发挥余热,在当地设馆收徒,或进行产业延伸。或者兴学办企,带动教育、科技、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建议国家能不能鼓励那些有经济实力、专业技术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或者有产业的老人回到农村,不管是哪个行业,农林渔牧、科技工贸、文旅教艺等都可以。而且对于愿意回去的老人,国家进行相应的补贴,如现在很多城市引进人才一样,给予安家、创业补贴,同时给予宅基地和祖屋修建权利,这样让他们再次回到故乡,成为他们子女的乡愁。那么因为有他们在乡村,他们的子女自然会经常回到乡村。由此会直接让乡村之内产生更多的消费,带动乡镇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因为他们自身各自优势和资源的不同带来一些产业。同时也会分担城市就业压力,降低城市的资源负担。他们的子女可能根据各自的情况或在当地寻找投资、创业机会,或在当地小住、度假产生一定消费,同时也让他们的下一代和孙辈们有了乡愁的概念。
对于进城的新产业工人,同样也可以鼓励他们再次回到乡村。因为这部分人可以解决目前农村传统产业的劳动力问题和土地撂荒问题。当然需要对他们进行补贴和激励,否则他们是没有动力回去的。只有他们回去了,叶落归根了,他们的子女在他们养老需要人照顾时,才会愿意回去,这样才能为农村的产业升级带去新的人力资源。因为没有人,没人愿意留下来居住生活,那农村做任何产业都是一句空话。即使做产业,也不可能长久。所以古代和传统的乡村发展循环和成长模式依然逃不掉。
如果读者觉得我这是在胡说,那么我们可以去看看很多的名人故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各位读者可以去研究一下,看是否会因为某一人,对一个乡村会有多么巨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身居高位或者具有社会上位阶层的人的故乡,是不是因为他们而取得了发展。
当然,除了人以外,相应的必要的基础设施必须要有,特别是与老人有关的医疗、交通、能源、通讯、教育、居住规划等问题必须要解决,否则也会影响他们回乡的积极性。
最后,个人认为,如果错过了这些有故乡情结并想要回乡的这批人,那乡村振兴中所谓文化振兴和产业振兴,也就是昙花一现。所谓乡愁,就会真正成为记忆中永远的愁了。
图片:吴小兵
编辑:氢爱阳光栏目
栏目总监 李学辉
人没氧气活不了,人没氢气活不好;氢爱天下,氢福众生。
阳光与氧气一样让人活得了,阳光与氢气一样让人活得好;阳光让万物蓬勃,让人间温馨;阳光是真善美的化身,是公平正义的象征。
《氢爱阳光》让氢与阳光携手,共同呵护人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时时阳光、一生阳光!
《氢爱阳光》让氢与阳光相随,共同促进个体健康、社会健康、国家健康、人类健康,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形成同一个地球、同一个梦想、同一种命运的共识!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氢爱阳光》将以啄木鸟的情怀、以红辣椒的劲道、以手术刀的精准,像阳光一样驱散阴霾和黑暗,荡涤阻碍伟大复兴的污泥浊水,汇聚维护核心、服务中心、凝聚民心的强大伟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氢爱阳光》将像春雨一样滋润善的心田,像阳光一样温暖温情,激发人人向上向善的初心,挖掘创造更多生活的美、人心的善、社会的好。
《氢爱阳光》倾爱阳光,氢爱一生健康一身;
《氢爱阳光》拥有阳光,阳光一身幸福一生。
绿水青山 顶5 回复
中国要美,首先农村委美。 顶3 回复
中国要富,首先农民要富。 顶8 回复
中国要强,首先农业要强。 顶2 回复
生活富裕是方向 顶5 回复
治理有效是核心 顶4 回复
乡风文明是基础 顶9 回复
生态宜居是保障 顶3 回复
产业兴旺是基础 顶7 回复
人流是关键 顶5 回复
乡村振兴是系统工程。 顶8 回复
赞赞赞👍 顶2 回复
乡村振兴发展之路道阻且长! 顶3 回复
愿农民生活越来越优越! 顶8 回复
愿乡村振兴顺利完成 顶7 回复
最好的本土人才,我认为是当地的农民 顶5 回复
建立“乡村人才库 顶3 回复
不盲目追求“高大上” 顶6 回复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顶6 回复
帮扶帮穷不帮懒 顶8 回复